据患者儿子介绍,从父亲住院到生病去世的45天内,共进行了9次大规模手术,仅医疗费就需要140多万元,不包括医院方面责令家属购买的自费药物。
此外,4名医生共收受患者家属11.5万元。
说起上海瑞金医院,它是一家有着120多年历史的设施和医术全国一流、医院排名第四的高端医院,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、三级甲等医院。
凭借瑞金医院的绝对权威,全国各地有许多疑难杂症患者慕名前来就诊。 但近日,有患者家属公开表示瑞金医院医生涉嫌收受红包和天价医疗费,隐瞒病情。
到底是怎么回事? 首先,让我们看一下有关患者经历和家人的暴露:
1、经过:患者家属爆料,他父亲赵付堂患胆管癌,7月15日入住上海市瑞金医院。
从住院到第一次手术前,4名主要手术医生中,2名医生从未举行过会诊。 言外之意是,个别主刀医生可能并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。
患者家属可能是为了让手术医生多“费心”,在7月19日第一次手术前,给了4名主要医生一个红包,分别于7月15日、18日、19日向李姓、应姓、陆姓、彭姓4名医生发放红包5000元、1万元、5万元
说到“心意到了”,手术的时候医生们会更加尽力,但是术后发生的事情开始让家人产生了疑问。 是这样的:
7月19日首次手术后,前来探望的家属在医生检查时听到检查医生说患者“有胰肠吻合口漏和出血”。 于是家属向李姓、应姓、陆姓等医生求证。
医生对患者家属的反馈是“没有出血”,建议家属不要再来探望。
家人一定充分信任了医生。 术后出血问题被搁置了。 但到了手术后第5天,患者突然伴休克,医院应告知家属到医院签字进行手术。
7月24日,患者出血量达3800毫升,一度休克,医院再次为患者进行二次手术。
二次手术后至8月6日,患者仍有少量出血,但以陆姓医生为首的医疗团队以“患者情况稳定”为由,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。
7月24日第二次手术后,至8月6日伴有少量出血,相关医疗措施未及时随访,8月6日再次出现,这一天又进行了第三次手术。
但8月6日因行第三次手术,患者病情不容乐观,仍有出血。 因此,医院于8月14日、8月16日进行了两次开腹大手术,其间伴有多次微创手术。
据测算,从患者入院到8月28日患者去世,45天来瑞金医院共为患者做了9次大小手术,平均5天一台手术,频次之高令人遗憾! 其中剖腹大手术多达5次,家属形容患者“走了进去,躺了出来”。
尽管手术仍在继续,但患者还是没能熬过去,于8月28日不幸去世。
2 )在这起医疗案件中,医院和医生的做法有哪些值得“讨论”的地方? 处理得妥当吗? 以上经过是患者家属在社交平台上的公开曝光,也是“一家之言”。 父亲患有胆管癌,对于该如何治疗该病,作为非专科医务人员不能说医生处理不当,我们不予置评。
但结合患者家属的暴露来看,瑞金医院负责该患者的医疗团队存在以下问题
第一,高昂的医疗费用。 在短短的45天内,医疗费用达到了140万美元。 而且,这不包括医院让患者家属额外购买的“自费药”。 如果算上这部分费用,医疗费将达到140万美元以上。
平均每天要花3万多元的医疗费,这是否合理值得商榷。 更令人怀疑的是,医疗费之一是瑞金医院的抗生素药物,每瓶价格高达2900元,每日用量达3-9瓶,这部分花销共计40多万元。
抗生素的效果怎么样? 必须每天都用吗? 如此频繁使用,是朝着“疗效”,还是朝着“效益”? 这需要瑞金医院的说明。 另外,这个药的价格是否透明也需要医院的说明。
这种药是胆管癌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,如果对患者的康复有奇效就好了,如果不能,那就要怀疑频繁使用这种昂贵药物的用心了。 真的以“术后恢复”为目的吗?
其二,医生会从患者家属那里收到红包。 医生从患者家属那里收到红包的情况屡见不鲜。 不仅瑞金,在全国各地的医院也很常见。
但是,作为医生,你应该很清楚,接受红包总是被归零。 这不仅违反职业道德,而且本质上是违法行为,性质极其恶劣。
而且,至于此案的赵某患者,都知道患者患有癌症,医疗费用给患者家庭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。 尽管如此,医生收受红包10多万元,这不是让家人“雪上加霜”吗?
其三,医生涉嫌隐瞒病情: 7月19日行首开腹手术后,陆续行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,旨在解决患者出血的问题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数字医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zy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693.html
中国数字医学投稿 | 中国数字医学编辑部| 中国数字医学版面费 | 中国数字医学论文发表 | 中国数字医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数字医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